石家庄市行唐县:红薯秧苗移栽忙

2025-02-20 10:23:56 来源:石家庄新闻网

字号
  • 超大
  • 标准

剪蔓、垄上插秧、搭建小拱棚……昨天,在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东的大棚,人们正对红薯秧苗进行移栽扩繁,现场一派忙碌景象。

“一年之计在于春。从正月初五开始,我们就着手春耕备播,奋力跑好春耕生产‘第一棒’,为新一年的生产开好头、起好步。”薯你好(行唐)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利伟告诉记者,他们引进的是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烟薯25品种,采用小拱棚三膜栽培技术,有效提高了小温室内温度,保证了土壤良好墒情,以避免“倒春寒”对植株的影响。

钱利伟介绍说,这几天天气好,地温也回升较快,正是育秧的好时机。“我们组织工人对基地的6个暖棚和7个半冷棚进行红薯秧苗移栽扩繁,目前已完成90%,一周后将转向基地的24个冷棚,共完成100万株的红薯秧苗移栽扩繁任务。”钱利伟说,3月15日前后,他们将开始在露天地大面积栽培。“预计今年的红薯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1000亩,达到3000亩。”钱利伟信心满满地说,该公司培育的红薯新品,成活率及坐果率高,果型品相及口感好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“去年,我们公司的红薯已经通过有机产品认证,今年我们已经接到来自东北、内蒙古及周边县(市、区)客户的1000多亩、500多万株的红薯秧订单。”不仅如此,该公司3个智能化暖棚培育的脱毒红薯秧苗,通过半冷棚和冷棚移栽扩繁,可年产薯秧100万株,不仅填补了行唐县脱毒红薯秧苗生产空白,而且实现了基地薯苗的自主培育和生产自给自足。

红薯产业的发展,有力带动了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。“俺把家里的3亩沙滩地流转给公司,俺和老伴儿在家门口给公司打工,每月工资3000元,一年下来收入7万多元。”西安太庄村村民刘保芬高兴地说。

据了解,红薯产业是行唐县“两红一白”三大特色产业之一,多年来,该县积极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,出台《行唐县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》,对规范种植、标准化管理的集中连片红薯种植基地,进行一次性补贴。通过对特色产业的政策扶持,不仅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,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,而且助推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。(记者 崔虹 通讯员 刘梅全)

编辑:连秀南
责任编辑:尚燕华

热新闻

热视频

媒体矩阵